一、品牌與型號定位
東亞電波 TOA-DKK(DKK-TOA CORPORATION)在大氣監測領域布局了便攜式、移動式、固定站房式三大產品族系。其中與 CO 直接相關的核心型號有:
• 固定式:GAS-8000-CO(19'' 機架抽取式)、GAS-8000-CO-H(高濕度型)
• 移動式:PG-300-P-CO(便攜紅外)、PG-350-CO(防爆型便攜)
• 專用站房系統:APSA-370-CO(日本環境省等效認證)、APMA-370-CO(零氣發生一體)
本文以 APSA-370-CO 為技術藍本展開,兼顧其它型號的差異點。
二、工作原理:非分光紅外 + 氣體濾波相關(NDIR-GFC)
物理基礎
CO 在中紅外 4.65 µm 處有強的基頻吸收峰,其吸光度 A 與濃度 C 滿足朗伯-比爾定律:
A = ε·l·C
ε 為分子吸收系數,l 為光程。TOA-DKK 采用長光程 200 mm 多次反射懷特池,將 l 提高到 2 m,檢測下限 < 0.05 ppm。
氣體濾波相關(GFC)技術
為消除水蒸氣、CO? 等交叉干擾,儀器在參比側裝入純 CO 氣室(Correlation Cell)。斬波器以 30 Hz 交替切換“樣氣+CO 參比"和“純氮+CO 參比",同步檢測兩路吸收差值 ΔA,從而“鎖定"僅 CO 產生的信號。該方案使交叉靈敏度 < 0.5 %FS。
恒溫與壓力補償
光聲池工作溫度 50 ℃ ± 0.1 ℃,由 PID 溫控器驅動半導體 TEC;壓力傳感器實時補償至 1013 hPa 基準,保證 ±1 % 讀數精度。
校準策略
• 兩點校準:零點(催化除 CO 空氣)、跨點(10 ppm CO/N?)
• 動態校準:內置質量流量控制器(MFC)可按 US-EPA 40 CFR Part 58 Appendix A 要求,每 168 h 自動執行一次 20 %、40 %、60 %、80 % 階梯校準,并生成 R2 線性報告。
三、產品特性一覽
性能參數(APSA-370-CO)
| 項目 | 指標 | 備注 |
|---|---|---|
| 量程 | 0-1/2/5/10 ppm 四檔可調 | 手動或 RS-232 指令 |
| 檢出下限 | 0.05 ppm | 2σ,30 min 平均 |
| 線性誤差 | ≤ ±0.5 %FS | 全量程 |
| 24 h 零點漂移 | ≤ ±0.1 ppm | 25 ℃ |
| 80 % RH 濕度影響 | ≤ ±1 %FS | 帶 Nafion 干燥管 |
| 響應時間 T90 | < 60 s | 含采樣管線 |
| 數據記錄 | CF 卡 2 GB,CSV 格式 | 可存 5 年 1 min 數據 |
| 模擬輸出 | 4-20 mA,0-1 V,絕緣 | 負載 500 Ω |
| 數字接口 | RS-232/485,Modbus-RTU | 選配 Ethernet |
| 功耗 | 150 VA | AC 100-240 V |
| 尺寸/重量 | 430 × 540 × 177 mm / 18 kg | 19'' 3U 半寬 |
環境適應性
• 工作溫度 -5-45 ℃,0-95 %RH(無冷凝);
• 內置 0.1 µm PTFE 過濾器,可 30 天免維護,亦可外接 PM2.5 旋風切割器;
• 防爆版本 PG-350-CO 通過 ATEX Zone 2 IIC T4 認證,適用于石化廠界監測。
自我診斷與遠程運維
• 光強衰減、斬波器相位、溫控偏差、流量異常、校準氣耗盡等 16 項自檢;
• 運行日志、報警履歷實時上傳 FTP;
• 支持日本 M-SCOPE 云平臺,手機端查看 GIS 濃度分布。
四、系統組成與接口
氣路
采樣探頭 → 加熱管線(50 ℃)→ 旋風切割器(可選)→ Nafion 干燥管 → 精密過濾器 → 紅外池 → 抽氣泵(膜片式,壽命 10 000 h)→ 排氣。全程流量 0.8 L/min,由 MFC 閉環控制。
電氣
• 主控板:32-bit ARM Cortex-M4 + FPGA 邏輯協處理;
• 光源:MEMS 黑體輻射源,10 000 h 免維護;
• 探測器:PbSe 熱電制冷,制冷 ΔT 45 ℃,降低噪聲 5 倍;
• 電源:PFC 寬壓 90-264 V AC,內置 UPS 15 min 緩沖。
機柜
前開門設計,內部模塊化滑軌,5 min 完成燈源/探測器更換;前門 7'' TFT 觸屏,UI 支持日、英、中三語。
五、安裝與調試
固定站房
• 屋頂采樣口距地 ≥ 3 m,無局地污染源;
• 采樣總管為 PFA 4/6 mm,伴熱 50 ℃;
• 零氣發生器(Model 111)輸出 < 0.02 ppm CO,用于零點和跨度檢查;
• 校準氣采用 NIST traceable 10 ± 0.2 ppm CO/N?,每 6 個月更換。
便攜巡檢
PG-300-P-CO 內置鋰電池 6 h 續航,重量 4.5 kg,隨機附帶可伸縮 3 m 采樣槍,現場 2 min 出數。
六、維護與故障診斷
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處理 |
---|
零點漂移大 | 過濾器堵塞、干燥管失效 | 更換濾芯/干燥管 |
讀數偏高 | 校準氣濃度下降 | 更換標準氣,重新校準 |
響應慢 | 氣路泄漏,流量下降 | 檢漏,更換泵膜 |
光強低 | 光源老化 | 更換 MEMS 源 |
• 建議每 3 個月進行一次多點校準,每年返廠一次基準比對; |
|
|
• 過濾器壓差 > 20 kPa 時觸屏報警,提醒更換。 |
|
|
七、應用案例
日本環境省大氣背景站
APSA-370-CO 與 CH?、CO?、O? 集成在 20'' 集裝箱內,海拔 1 000 m,數據實時傳回 NIES(國立環境研究所),用于東亞溫室氣體通量反演。
北京冬奧會場館空氣質量保障
20 套 PG-350-CO 部署在、滑雪場,賽時 30 s 數據上傳云端,與交通管控聯動。實測 0.3-0.9 ppm,滿足 WHO 24 h 平均 4 ppm 標準。
石化廠界 VOC-CO 協同監測
在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,采用 GAS-8000-CO-H(高濕型)+ FID VOC 分析儀,通過 Modbus-TCP 接入 DCS,實現 VOC 超標溯源至 CO 不燃燒。
八、技術對比與趨勢
• 與電化學傳感器相比,NDIR-GFC 壽命 > 10 年,長期漂移小 5 倍;
• 與紫外差分(DOAS)相比,紅外法對 CO 選擇性更高,無需復雜光譜擬合;
• 未來 TOA-DKK 計劃推出微型 1 ppm 級 TDLAS CO 模塊,體積 < 1 L,功耗 < 5 W,用于無人機網格化巡航。
九、結論
東亞電波 TOA-DKK 的大氣 CO 測量裝置通過 NDIR-GFC 核心技術、全生命周期自診斷及豐富的接口,實現了從 ppb-級背景監測到 ppm-級污染源追蹤的完整覆蓋。其高穩定性、低維護量和靈活的系統集成能力,使之成為東亞、東南亞各國環保部門、科研機構以及工業 HSE 管理的選裝備。